60909林昕漢-北海道之旅
北海道之旅
這個寒假,我們全家安排了一趟北海道之旅,其中我要介紹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三件事。
一月二十四日上午,我們全家人一起到野付半島自然中心,穿著雪靴和戴著雪鏡,跟著嚮導老師一起參加「冰平線漫步」,一開始,我以為是一個很無聊的行程,因為我以為只是要去散步,散步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,但當我們出發之後,我們遇到了許多小動物,像是蝦夷鹿丶狐狸等各種動物,而且還學到許多新知識。走到終點後,我們還看到海上的十顆枯木,嚮導說一百年前這裡是一片森林,但隨著海平面上升,讓森林消失,只留下了目前看到的這些枯木。
在我走完野付半島的冰平線漫步之後,我感到非常的開心,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走在結凍的海上,也是第一次看到在海上的枯木。希望以後還可以再去看一次在海上的枯木。
ㄧ月二十六上午,我們全家一起到結凍的阿寒湖釣冰魚,原本我以為釣冰魚非長的困難,因為過了好久都釣不到,就在我準備要離開時,我的釣竿忽然晃了一下,釣起來後才發現我終於掉到了一隻,釣到之後讓我有想繼續釣,後來一隻接一隻,我境然釣了十幾隻,原來釣冰魚其實很間單。
釣完冰魚之後,讓我知道原來釣冰魚其實不是靠運氣,而是需要有耐心才能釣到,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再來釣一次冰魚。
二月二 日下午,我們全家人一起到網走搭破冰船,一開始我以為我們搭不到破冰船,因為前幾天的風浪很大,而且太陽很大,大部分的冰都融化了,沒想到,就在我們出發的前一天,有一個暴風雪把遠處的冰吹了過來,讓我們可以搭到破冰船,上了破冰船後,我們看見流冰逐漸被船撞破,然後從船的旁邊浮起來。我還發現,流冰的顏色有點藍藍的,那是因為流冰中含有鹽分或冰晶吸收波長較長的紅光,穿過流冰到達眼睛變成了綠光和藍光。
能夠看到流冰讓我覺得我非常幸運,因為隨著地球暖化,能夠看到流冰的機會逐漸變少,希望大家能減少碳排放,減慢地球暖化的速度。
這個寒假我過的非常充實,而且過的非常有趣,俗話說:「讀萬卷書,不如行萬里路」。利用寒假時間出國旅遊,增廣見聞、拓展視野與吸收新知識,豐富了我的人生。
優點:
生動描寫:文章通過具體的描寫,生動地呈現了作者在北海道的三個深刻印象,讓讀者能夠感受到活動的真實性。
多元化體驗:作者描述了不同的活動,包括冰平線漫步、阿寒湖釣冰魚和搭破冰船,呈現了多樣性的北海道之旅。
個人感受:文章中穿插了作者的個人感受和期望,增添了真實感和讀者的情感共鳴。
注意環保:在最後提到了地球暖化和減少碳排放,呼籲大家共同努力保護環境,使文章更具有社會關懷。
建議和改進點:
結構和連貫性:文章結構還算清晰,但在描述三個事件時,可以考慮更好地組織段落,使得敘述更有邏輯性和連貫性。
語言表達:部分句子表達稍显生硬,可以通過調整詞彙和句構,使語言更加流暢自然。
確保一致性:在描述日期時,有一處使用了阿拉伯數字,建議統一使用中文數字以確保一致性。
留言
張貼留言